目前分類:南美洲太陽鸚鵡 (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英文:Green cheeked conure

原產地:南美洲

身長:26cm;屬中型鳥

平均壽命:15年

外型:原生種的綠頰小太陽全身多為綠色,頭部為暗黑色,胸部為灰色,嘴喙為黑色,尾巴為磚紅色。

性別辨識:需進行專業鑑定,如做DNA或室內視鏡檢驗。

鳴叫、學習能力:聲音較不吵雜,可學語數句。

飼養環境:

  • 需養在兩呎(60cm X 41cm X 39cm)以上的鳥籠以利於活動繁殖。
  • 破壞性不大,但仍需給予好動的綠頰小太陽玩具玩耍。
  • 個性溫馴,可以與其他種的太陽鸚鵡一起飼養。

綠頰小太陽鸚鵡為食穀鳥類,主食可餵食中大型特級營養飼料,並適量提供副食如水果、生物鈣、礦物質如啄石或礦物沙與少許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黃粉。

個性與習性:

  • 綠頰小太陽個性溫和乖巧,是相當適合初學者飼養的寵物鳥。
  • 綠頰小太陽很喜歡躺著玩,是信任主人有安全感所產生放鬆的動作,並非生病了。

繁殖:

  • 約一歲時可使用洞口直徑8cm的巢箱繁殖。
  • 母鳥每窩約下3~4顆蛋,孵化期約23天。
  • 繁殖期間可添加繁殖維他命或是繁殖油,以及提供充足的鈣質、礦石及蛋黃粉,以確保繁殖效果。

注意事項:綠頰小太陽很會開籠門,且綠頰小太陽體型較小,要小心他們從裝飼料盆的開口打開鑽出而飛走。

以上為第一次養鳥就上手的資訊  之後會再做變動


阿樺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英文:Red-masked Conure

原產地:南美洲

身長:33cm;屬中型鳥

平均壽命:25年

外型:嘴喙為象牙色,眼周有一圈白色眼圈,頭部紅色,全身多為綠色羽毛,翅膀前緣紅色,腳部為灰黑色。

性別辨識:需進行專業鑑定,如做DNA或室內視鏡檢驗。

鳴叫、學習能力:聲音吵雜,可學語數句。

飼養環境:

  • 需養在三呎(91cm X 55cm X 60cm)以上的鳥籠以利於活動繁殖。
  • 提供堅固的金屬鳥籠,鳥籠裡必須要提供玩具與適當的棲木給予啃咬,排讉時間、消耗體力。
  • 平時可成群飼養於大鳥舍中,但繁殖季必須分開成對飼養,以提高繁殖成功率。

紅面具太陽鸚鵡為食穀鳥類,主食可餵食中大型特級營養飼料,並適量提供副食如水果、生物鈣、礦物質如啄石或礦物沙與少許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黃粉。

個性與習性:

  • 紅面具太陽鸚鵡個性活潑好動,是相當淘氣的寵物鳥。
  • 紅面具太陽鸚鵡為大型的太陽鸚鵡,喜愛群居以叫聲來相互溝通。其叫聲雖不若金太陽鸚鵡尖銳,但叫聲分貝高,相當吵雜。

繁殖:

  • 約三歲時可使用洞口直徑8cm的巢箱繁殖。
  • 母鳥每窩約下3~4顆蛋,孵化期約23天。
  • 金太陽進入繁殖期時,公鳥教具有攻擊性,對接近巢箱的人會出現攻擊動作,對飼主也不例外。可由此可判斷鳥快要繁殖生蛋了。
  • 繁殖期間可添加繁殖維他命或是繁殖油,以及提供充足的鈣質、礦石及蛋黃粉,以確保繁殖效果。

注意事項:紅面具太陽鸚鵡與米特雷太陽鸚鵡容易搞混,紅面具太陽鸚鵡頭部為整片紅色,覆蓋超過半個頭部;而米特雷太陽鸚鵡則是頭頂才有紅色以及臉頰有些許的紅色斑紋。

以上為第一次養鳥就上手的資訊  之後會再做變動


阿樺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英文:Sun conure

原產地:南美洲

身長:30cm;屬中型鳥

平均壽命:25年

外型:成鳥全身體與多以金黃色為主,面部、胸腹部的毛金黃帶有橘紅,嘴喙黑色,翅膀初級及次級飛羽為藍色、綠色,尖端為黃色、灰黑色,尾巴為橄欖綠,尖端帶有藍色,腳為灰黑色。

阿樺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英文:Nonday conure

原產地:南美洲

身長:30cm;屬中型鳥

平均壽命:25年

外型:黑頭吸蜜太陽鸚鵡的嘴喙為黑色,有著黑色頭部,全身羽毛多為綠色,胸前有塊藍色區塊。腿部為肉色,在根部有紅色羽毛。

性別辨識:需進行專業鑑定,如做DNA或室內視鏡檢驗。

鳴叫、學習能力:聲音吵雜,可學語數句。

飼養環境:

  • 需養在三呎(91cm X 55cm X 60cm)以上的鳥籠以利於活動繁殖。
  • 鳥籠裡必須要提供玩具與適當的棲木給予啃咬。
  • 由幼鳥養起的黑頭太陽鸚鵡可以群養,甚至可以與其他種的太陽鸚鵡一起飼養。

黑頭太陽鸚鵡為食穀鳥類,主食可餵食中大型特級營養飼料,並適量提供副食如水果、生物鈣、礦物質如啄石或礦物沙與少許動物性蛋白質如蛋黃粉。

個性與習性:

  • 從幼鳥開始飼養的黑頭太陽鸚鵡,個性相當熱情、活潑,也很愛玩耍。
  • 野外的黑頭太陽鸚鵡是群居性,常用尖叫來彼此溝通。因此飼養在家中時黑頭太陽鸚鵡會用尖叫聲來吸引主人注意。

繁殖:

  • 約兩歲時可使用洞口直徑8cm的巢箱繁殖。
  • 母鳥每窩約下2~5顆蛋,孵化期約23天。
  • 繁殖期間可添加繁殖維他命或是繁殖油,以及提供充足的鈣質、礦石及蛋黃粉,以確保繁殖效果。

注意事項:

  • 最好不要將黑頭太陽鸚鵡跟較小型太陽鸚鵡混養,因為黑頭太陽鸚鵡的攻擊性可能會讓小型的太陽鸚鵡受傷。

 

以上為第一次養鳥就上手的資訊  之後會再做變動


阿樺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